当前位置: 首页 党史人物 陕甘宁边区人物

陕甘宁边区人物

白文焕     (图1)

  白文焕(1883—1944),陕西靖边县人,生于1883年。由于家境贫寒,白文焕完成了半工半读的私塾学业后,被选用到旧衙署当工役。但县衙知县九年中换了八任,他目睹八任知县的行径,便辞职还家。回乡后,他投身到乡里民间的哥老会行列,打富济贫,肝胆仗义,受到广大劳苦群众的爱戴,被推举为西北哥老会龙头大爷。辛亥革命中,他积极反对君主制,拥护共和,成为当地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白文焕早在1922年就和刘志丹父亲刘培基结为兄弟,被刘志丹拜为义父。

  刘志丹在南梁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常有伤残病员急需药品,便写封信,派人秘密去找白文焕。他借助自己的戏班子,一行三四十人对外声称要换新戏箱,实际上专门去银川购买药品,突破国民党统治区对过境人员的盘查,顺利地给刘志丹输送药品。除此之外,他还曾先后几次托人和利用各种特殊关系给刘志丹的队伍送药。

  1941年8月,白文焕被选为靖边县参议会副议长。白文焕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在靖边应植树造林、发展畜牧、修水漫地等建议,都被县委书记惠中权采纳,并在边区高干会上曾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赞扬。

  白文焕作为党外人士,自参政之后对于共产党内出现的一些问题或错误,敢于直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1943年整风运动中出现了审干“扩大化”,白文焕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整风是对的,但不能到处“抓特务”,搞扩大化,影响到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惠中权就把白文焕反映的情况汇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着手纠正整风“扩大化”。

  1941年11月,白文焕当选边区政府委员。他利用参政议政的有利条件,把许多议案直接提到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委员会。其中,举办张家畔七月会即为一例。

  靖边县张家畔距原县城10公里,是西通宁夏、东去山西、北到绥远、南往延安和甘肃的交通要道。1936年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为西区区政府所在地。白文焕认为这里是蒙、回民族常来常往之地,是繁荣县上经济的一个好场地。每年农历七月和十月又是农闲季节,是人民货贸交易的好机会。他专门写成提案设立张家畔街市,提交1943年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讨论,并获得批准,每年农历七月、十月中旬各举行一次骡马交易会。除交易骡马以外,还有牛羊、日常杂货等,既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搞活了当地的贸易,还增加了税收。此外,白文焕还提出了创办《靖边报》,在靖边办毛纺厂、制糖厂和造纸厂等提案,经政府研究认同并逐个实施。

  1944年8月16日,白文焕病逝于靖边。 

 


上一篇:王兆相

下一篇:毛泽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