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室新闻
“追寻七大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纪念中共七大召开 80 周年主题读书分享会综述

2025年6月11日,由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延安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联合主办,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协办的“追寻七大足迹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读书分享会举行。本次活动旨在纪念中共七大召开80周年,通过阅读《中共七大前后》一书,在市直机关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实现以学促干、以干促学的良性循环。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书记韩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胡建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虎玲、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景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樊建荣、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侯振龙出席指导会议。
《中共七大前后》是由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党史类史书,系统梳理了七大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及历史贡献,全景还原了代表们克服重重困难参会的艰辛历程,详细介绍了七大前17年的酝酿过程及七大闭幕后至七届七中全会期间的历史,清晰展现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历史必然性,为当代读者理解党的早期执政理念提供了文本依据。该书自2021年8月出版后,被中共党史出版社作为2022年度“中国好书”大力推荐,2023年被列为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中的优秀读物。
分享会上,延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原一级调研员闫伟东、民盟延安市委员会副主委马雨平、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慧琳三位专家分别对《中共七大前后》进行了点评。闫伟东肯定了该书资料全面、详实、准确、系统和鲜活的特点,认为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史脚步,是一部兴党强党的启示录。马雨平则从全景式历史还原、思想确立里程碑、研究方法创新和现实意义延伸等方面对该书进行剖析,称赞它突破会议史研究局限,以扎实史料、创新视角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实践范例,推动了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高慧琳评价该书详尽梳理了中共七大17年筹备史,完整呈现了会议从推迟到筹备、召开及会后的全过程,结构清晰且依据丰富,凸显了中共七大对于中国革命和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中共七大研究及延安13年史研究提供了权威、创新的成果。
读者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读书感悟。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调研员张晓博讲述了编撰团队的艰辛付出与使命担当,延安市公安局指挥部三级警长刘淇从政治建警、为民宗旨和纪律要求等方面阐述了书中内容对公安工作的启示,市农业农村局杨朵娜、市教育局曹祎琰分别从农业执法和教育领域分享了她们从书中汲取的奋进力量,展现了七大精神在不同行业的实践转化。
杨家岭旧址管理处的讲解员们以声情并茂的党史宣讲生动展现了中共七大的历史场景、延安窑洞中的马列主义传播以及军歌嘹亮的战斗精神,将杨家岭的砖瓦化作鲜活的历史课堂,让七大精神跨越时空,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陕北说书非遗传承人乔仰文、邵艳霞带来的《一碗剁荞面》(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作词)以悠扬的曲调讲述了红军落脚陕北后的军民鱼水情,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段温暖感人的红色故事,以艺术形式传递了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次读书分享会通过专家的精彩点评和读者的真挚分享,不仅加深了与会人员对《中共七大前后》一书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党史的学习热情和对七大精神的深入思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七大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读书分享会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活动不仅是党史知识的分享,更注重将其与各领域工作实践结合,使党史智慧在现实中发挥作用。二是历史与艺术交融。通过党史宣讲和陕北说书,让历史以鲜活形式呈现,增强感染力与传播力。三是党史与党建融合。通过回顾党的历史,加深了与会者对党史的理解和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了党史与党建的深度融合。
市直机关各单位,直属党总支、党支部130余名党员代表参加了读书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