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史研究 口述历史

口述历史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新农村建设


  ——罗家川村的发展历程


  李家智


  作者简介:李家智,男,出生于1955年。1975年高中毕业后历任村电影放映员、村会计、村团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李家智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新农村建设的亲历者,其本人先后被评为优秀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延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劳动模范。


  延长县罗家川村,地处延河川道,距延长县城5公里,全村共71户,311口人。耕地面积490亩,退耕还林面积337亩。水果120亩,大棚97座。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该村曾获全省基层先进党组织、全省“五个好”党支部、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以下内容根据李家智同志口述录音整理而成。


  我叫李家智,我1975年高中毕业,1976年至1982年担任大队会计、团支部书记,当时正处在“农业学大寨”时期,就是咱农民叫吃大锅饭时候。那时我们村土地都是集体耕种,大家在一块儿生产经营。“白天大干,晚上夜战”,白天干一天,晚上还夜战到12点。如果不“夜战”的话,晚上就要学习。“农业学大寨”是全国的口号,咱们延长的口号是“学学赶”。学赶是安沟乡的一个村名,是咱们延长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这个村子给国家上缴的粮在全县来说是最多的,打完粮以后,不管集体分多与少,尽量多地上缴给国家,那个时候就是讲奉献。当时老百姓种地就是集体生产,也没有个自留地。如果在院子里种一点菜或者养两只鸡拿到市场上卖,这不行,要“斗私批修”要做检查,就是要“割资本主义尾巴”。


  当时我村一年给个人最多能分400斤原粮,如玉米、谷子、小米等。400斤还不是纯粮,包括红薯、洋芋。红薯、洋芋一斤折合四两粮食。劳动给记工分,一个满工按10分记,如果搞的好的话一个工就一块来钱,如果搞的不好就七、八毛钱。四口人的家庭如果有两个劳力,一个男劳力一个女劳力一年下来能分红几十块钱。那个时候分粮分红是这样分的,挣下的工分占30%,人口是按70%。如果一户人多劳力多,那么挣的工分多,分的粮多钱也多。粮食国家统购统销,用钱不能买粮,只能置办个零用品。比如火柴啦、煤油啦,娃娃上学等。就是火柴、煤油、白糖、猪肉都是供给制。到城里吃饭买个馍馍都是要凭粮票的。一年给你发多少粮就给你发成粮票。穿衣服扯布得拿布证,一尺就是一尺,一丈就是十尺,做衣服你还得另外掏钱。


  那个时候农民家里就没有什么收入。集体在一块劳动,你干了他不干,就是说出工不出力。而且生产条件很差,水利设施跟不上去,水土流失严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天不下雨的话收成就不行,如果雨水广一点就能多收一点粮,蔬菜这些也能多一些。所以说过去这个农民日子过的是比较紧。那个时候农民白天很苦。白天干晚上干,还经常吃不饱穿不好。我给你说我们这个村像我这个年龄当时吃什么,把糠、枣、红薯、红薯蔓混合在一块加一点玉米烤熟,在石磨上一推一磨,就吃这个。农民过事情(婚殇嫁娶)最好的能吃上玉米加工的“钢丝面”。过事情还得是家庭好一点的才过,家庭不好的就不过。迎亲送亲都是用毛驴。当年像我们这伙农村娃娃,穿的都是布鞋。娃娃多的话布鞋前面露脚趾头,后面露脚后跟。鞋底磨穿了还在穿,脚板都在地上磨着。打补丁、露屁股和腿的裤子常穿着呢。当时那个生活状况就这么个。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这个地方是82年开始推行的,这在全县都算迟的。82年刚开始说要分到一家一户,困难比较大。农民当时都犯嘀咕,一块生产弄惯了,个人没有牲灵,没有农具,如何耕种?村里多次讨论以后,定下来一步一步走。先把一个大队分成四份,土地、农具、牲畜全部按四个小队分开。分开一年下来,维持不下去了,产量没有上去,更难管理了。再加上其他村早已经分到一家一户了。人家分开以后耕种自由了,粮食和收入都上去了,村民受到了影响,不再按小组分了。1983年就按一家一户彻底分开了。把土地、牲畜、粮食等都按人头分。土地分到户以后,不几年就基本上把吃粮吃饭问题解决了。


  吃饭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家庭生活费用这个还是比较困难的。当时基本上都粮食作物,粮食种的都是过去的老品种,亩产还是上不去。经济作物种的比较少,最多种一点点地膜花生和地膜玉米。农民生产得买生产资料,得投入成本。农户一年生产收入只够勉强维持日常开支,到第二年再投入生产时家里面就没钱了,没钱就来队上开介绍信到信用社贷款。当时靠申请贷款投入生产的农户能占到百分之七八十。


  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个村子一直维持到九十年代初。1992年,咱们县上号召农村川道地区建大棚蔬菜。当时建大棚老百姓还不接受.我们在村里就试建了5座大棚。当时县上的大棚技术力量也不行,培训各方面也没跟上。但总的来说,种大棚虽然辛苦,但比种大田收入要高几倍。经过几年的种植以后老百姓对种植大棚有了一定的认识。1996年重新组建村两委会班子以后我担任的是村委会主任。我上任以后就想这个问题,我们这个村子自然条件这么好,经济却发展不了,农民富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大家开会讨论,最后决定利用罗家川村离城近这个优势“远抓林果,近抓大棚”。大棚当年建起当年见效,果树栽上得三五年以后就能见效。


  1998年我们在《北京农业》上看到一种新品种桃子—安农水蜜桃,产地在安徽,为了试试,我们三个村干部买了180株苗子,栽了3亩桃。挂果后这种桃子品质好,1斤卖到1元钱。不几年村里的桃园就发展到30亩。同一年,我在《信息科技报》上看到了“冀承单3号”甜玉米信息。这种玉米生长期是60天,一年两茬。试种成功后我们就在村上推广这种玉米。专门用来卖煮熟的鲜玉米棒棒,效益很好。


  1999年,我从《陕西农民报》上看到户县举办葡萄观摩会,我们村干部和乡上的科技干部去参观后就引进了一些苗子。回来后我们组织40多户群众一次栽植60多亩葡萄。到2001年这些葡萄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就有12万元的收入。


  这几年我们主要是抓产业发展经济。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棚栽业。2010年新建了50座大棚,现在一共有97座大棚。主要种是蔬菜。种蔬菜效益好、还不愁卖。早上5点多拉到城里,6点多就批发了。主要是种西红柿、西葫芦、茄子、黄瓜、辣子、豆角、韭菜等。在大田种植桃、葡萄、甜玉米、花生等等。村上大力发展棚栽瓜菜和小水果等产业,农民开始富了,收入也逐年增加。199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只有700元,2004年达到2600元,2007年3150元,2009年4503元。去年,也就是2011年,我村人均年纯收入已经达到了7000元。


  人有钱了,村民就重视娃娃的上学了。有的村民为了让娃娃受到更好的教育,把娃娃送到延安市去上小学和中学。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村里没有一个大学生,没有一个在外面工作的人。1990到现在我们村里出去的大专以上的大学生有四五十个,我们村出的最高学历是一个博士,人在北京。我们村的人现在在外面工作的人很多,有在山东、天津、上海、西安的。在榆林、延安和县城上班的人就更多了。


  村民富起来了,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了。


  我们这个村你看就这么点大,但过去吃水一直比较困难。以前主要是靠延河河畔那儿的井,水质不好,还不够吃。早上去挑水,去的早有,去晚点的就挑不上了。2002年为了解决吃水问题,我们村在后山的沟里找到水源,拿样品到市上去检验,水质非常好。我们发动群众集资、投工献料。在县水电局的技术支持下我们建起了水塔,铺设了管道,很快全村家家户户都就用上了自来水。吃水难的问题已经是十年前的历史了。


  我们村子坐落在延河南边,公路在延河北边。进出村子必须过延河。延河一发水就过不去了。特别是河这边产的葡萄、桃、蔬菜等等,采下以后被河水挡住三天五天进不了城就只有烂掉了。2004年,我们村通过对内自筹,对外争取资金的办法,投资近40万元修建了过水桥,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2006年,我们村多方筹措资金50多万元,修建了两处容量分别为500立方米的集中供水站,有效解决了全村蔬菜大棚的灌溉问题,降低了群众种植蔬菜的灌溉成本。


  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前,农村的环境还是相对脏、乱、差一些的。2007年搞新农村建设我们村是县上的示范点。我们对村容村貌进行了综合整治。对村里院墙房屋不整洁的统一修缮。你看现在这个砖墙都是这几年新修的。过去我们这个院墙都是由石头垒的,有些是花了钱垒的整整齐齐,有些就是堆摞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凸出来有的凹进去,歪歪扭扭的。后来经过统一规划,统一用砖砌起来,你看现在的大门都是统一的标准,都朝一个方向。


  2008年我们村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新修了排污、排洪渠道1000多米。把进村道路和村内巷道全部硬化了,栽了100余株绿化苗木,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建了一处50立方米垃圾台。村里给每家每户免费发放了环保型垃圾桶。新修了村多功能活动室,建成了350㎡的休闲健身广场;去年开始,村上配备了乒乓球台,羽毛球,篮球排球设施,安装了健身器材,弄好以后,早上晚上活动的人还不少。现在户户安装了固定电话,看上了有线电视。村民装电话我们村里有补助,装闭路电视我们村里也给补助。搞了新农村建设效果就是不一样,巷道硬化了,环境净化了。我们村先后获得省、市、县小康示范村、文明村等荣誉。


  我们这个村子法治一直是比较好的。但你要说村民之间没有个摩擦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这几年,村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利益冲突,也就有了新的矛盾。我们村有调解委员会,有5名人民调解员。针对村里的热点问题,一发现矛盾苗头,及时说服教育开导,给村民解开疙瘩、化解矛盾。矛盾和纠纷在村里就解决了,从来不出村。我们村30年来没有一个村民到镇上、县上或其它地方上访的。我们是全市、全省民主与法治示范村。我们村的年轻人凡是学校毕业没上大学的没有在社会上胡混的,都学手艺了。砖瓦匠有十来口人,粉刷匠有十来个,一共有二十几个,你看这些人工资高不高,一人一天260元。


  我们村一直比较重视支部的党建工作。村党支部现在一共有16名党员。党支部经常开会交流思想,化解矛盾,有话当面讲,不背后议论人,大家一起团结共事。为了提升村民和党员的综合素质,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我们邀请县联系点的县上领导给我们村讲政治理论;邀请镇党委书记讲县、乡政府经济发展思路;邀请科技人员讲大棚栽植、管理课,邀请大学生村官讲中央惠民惠农政策。学习效果很好。此外,我们也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到杨陵、兰州、安塞等地参观学习。一是增长见闻,开阔眼界,理清发展思路;二是学习大棚种植管理先进管理技术如大棚卷帘机、升温炉。我们及时掌握信息、帮助农民销售瓜果、蔬菜,并在村沿线修建瓜、菜销售点。我们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五个好”党支部。


  这三十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可是大了。过去和现在简直就是两个世界,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人们是越来越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思想都有了巨大的跨越。我认为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政策好了。国家给农民的优惠政策比较多。像过去娃娃上学,学费得自己掏,现在免了学费,还有“两免一补”。种粮有粮食直补、种子补助,买农机有农机补贴,农业税也免了。还有家电补贴退耕还林有补贴等等。看病有农村合疗,养老有养老保险。再一个就是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村建设投入力度比较大。我们村能有今天这个变化,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以前家家都烧柴烧碳,现在家家都有电磁灶、洗衣机。冰箱几乎都有,大多数农民家里都用上了太阳能热水。现在经常有外面的人骑个三轮来村里卖东西,有卖豆腐的、凉皮的、卖菜的、卖饼干、麻花、橘子、香蕉的都来呢,买什么很方便,比城里差不了多少。


  (供稿:孟振林)


上一篇:天翻地覆慨而慷 ——从交通的变化看发展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志丹的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