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史宣传 百年党史百日学

百年党史百日学


 

全党整风实际上是党的八大提出来的。全党整风的主题,就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在整风过程中,发生了极少数右派向党猖狂进攻的复杂局面,导致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造成了不幸的后果。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的正确判断由此而改变,这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曲折。

 

  根据党的八大精神和现实生活中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决定从整顿党的作风入手,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在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郑重宣布在1957年开展全党整风。

  1957年3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有800多位党内外人士参加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毛泽东先后召开5个座谈会,了解宣传和科学文化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思想文化领域贯彻“双百”方针鼓劲。毛泽东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也是长期性的方针;领导我们的国家应该采取“放”的方针,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

  1957年3月5日至20日,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召开,传达、贯彻、讨论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共有406名委员和列席人员在会上发言。他们表示,毛泽东的讲话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日趋完善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将起决定作用。各民主党派也相继举行中央全会或工作会议,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各地党委则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在党内外广泛听取反映,征询意见。一时间,人们焕发出巨大的政治热情。《人民日报》驻上海记者报道:毛泽东的讲话在上海进行了普遍的传达和讨论,“它已形成了上海知识界思想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给初春的上海,更增添了蓬蓬勃勃的生气”。

  传达和讨论毛泽东这两篇讲话的过程,也就是分析和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和检查工作中问题的过程。从共产党方面来说,整风运动实际上已经开始。中央连续发出党内指示,党报相继发表社论,推动这一进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分赴各地视察,沿途宣讲,要求党的干部充分认识到我国正处在从革命到建设的社会大变动时期,要充分理解党采取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在一系列的宣传动员下,党外人士和人民群众积极帮助共产党改进作风的热情日益高涨。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全党进行普遍、深入的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指示》强调,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次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动,应该多采取个别谈心或开小型座谈会和小组会的方式,一般不要开批评大会或斗争大会。这次整风,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采取“开门”形式,既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欢迎党外人士对党和政府、党员干部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毛泽东后来还指出:党希望通过整风,达到这样的目标: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5月1日,《人民日报》公布党中央的整风指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单位的党组织纷纷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欢迎大家“鸣”“放”(这是在讨论和实行“双百”方针中形成的简化词语)。5月8日至6月3日,中央统战部召开13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座谈会。5月15日至6月8日,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联合召开25次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广大干部群众包括许多有影响的党外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党政干部的思想作风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这些座谈会提出的绝大多数意见,虽然尖锐,但比较中肯,也富有建设性。

  党衷心欢迎这些善意的批评和建议。5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以《大胆揭露矛盾,帮助党内整风》为题,刊登了中等初等学校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发言摘要。毛泽东阅后批语:“这一整版值得过细一看,不整风党就会毁了。”开展整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是天下第一大事”。5月中旬,中央在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自从展开人民内部矛盾的党内外公开讨论以来,异常迅速地揭露了各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详细情况,我们过去几乎完全不知道。现在如实地揭露出来,很好。党外人士对我们的批评,不管如何尖锐,基本上是诚恳的,正确的,这类批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于我党整风,改正缺点错误,大有利益。

  这些都说明,党确实诚心诚意希望通过整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包括人民群众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克服党内的不良倾向,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此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然而,随着整风运动的迅猛开展,许多复杂情况出现了。

  整风运动仅进行半个月,各方面人士在各种座谈会和报刊上,广泛而集中地对党的工作提出许多批评意见。这种局面是党执政以来未曾遇到过的。

  5月中旬以后,各种批评意见急剧升温,情况愈趋复杂。极少数人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他们把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攻击为“党天下”,公然提出共产党退出机关、学校,公方代表退出合营企业,要求“轮流坐庄”,妄图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他们极力抹煞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绩,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说成是产生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根源,对肯定党领导新中国取得成绩的人,称为“歌德派”。他们的言论和主张,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很大的思想混乱。这种异常现象,不能不引起党的高度警觉。知识分子队伍中极少数人对社会主义抱有敌对情绪,这是党本来清醒估计到并且多次指出过的。但是,他们这时发动猖狂进攻,则是党没有预计到的,因而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发生了变化。

  5月14日,党中央发出一份党内指示,要求各地的报纸继续充分报道这些言论,“特别是对于右倾分子、反共分子的言论,必须原样地、不加粉饰地报道出来,使群众明了他们的面目,这对于教育群众、教育中间分子,有很大的好处”。从5月19日起,北京的高等学校贴出大字报。由于报刊上和社会上言论的影响,许多大字报带有鲜明的和尖锐的政治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通称“四大”)在高等学校和党政机关迅速蔓延,人为地加剧了全国性的政治紧张空气和不稳定状态。

  5月中旬,毛泽东写出《事情正在起变化》一文。他措辞严厉地分析了整风鸣放的形势和党内外的思想状况,第一次提出“右派猖狂进攻”的问题。这篇文章标志着党中央、毛泽东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运动的重点开始由党内整风转向反击右派。此后,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为大规模反击右派做准备。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急风暴雨式的反右派斗争由此猛烈展开。战场被认为既在党外,又在党内,就是说,在共产党和共青团内也要揭露和批判右派分子。从夏季到秋季,党用很大的力量来指导开展反右派斗争。1957年7月,毛泽东在青岛召开省市委书记会议,讨论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关系。九十月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主要也是讨论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整个运动历时一年,全国共有55万多人被划为“右派分子”。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短短的七年里实现这样深刻的社会变革,不能不引起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不同反应,人们对这个变革需要有一个观察、适应的过程。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中国要不要共产党领导和要不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小部分人仍存有崇尚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倾向。在国际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下,这种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以致发生极少数人向党、向社会主义进攻的事件。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对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进行批判,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整风开始时,中央反复强调不要用对敌斗争的办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是,在出现极少数右派分子进攻的局势下,由于党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应对这种复杂局面的政治经验,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把历史转变时期新出现的大量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把大量思想认识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加上以往长期激烈的阶级斗争历史形成的政治经验和惯性力量,党的各级领导走上开展对敌斗争的群众运动的熟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

  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使党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受到挫折。认为阶级矛盾、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使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向“左”的方向偏转。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历史上的一个沉重教训。


上一篇: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