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史宣传 百年党史百日学

百年党史百日学

 

党的十二大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这次大会起,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代表着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报告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叶剑英、陈云就干部队伍新老合作和交替问题讲了话。李先念致闭幕词。
  这次大会的使命是,通过对过去六年历史性胜利的总结,为进一步肃清“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提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人们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大会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围绕这个总任务,大会对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大会把继续推进经济建设作为全面开创新局面的首要任务,确定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先前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实现小康,这符合我国经济落后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指导思想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问题。大会还实事求是地将农业、能源、交通以及教育和科学技术规定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战略部署上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高涨,大会提出在经济工作中要注意解决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根据“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以及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等几个重要原则问题。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会还提出了改革经济、政治体制的任务,要求抓紧制订改革的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继续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和政治体制。
  这次大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方针。大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可以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思想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纪律。要用革命的思想和革命的精神振奋起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大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些思想和任务的提出,表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
  大会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及当前党的建设的任务,制定了新党章。新党章清除了党的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在新党章的总纲中,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领导作用,都作了符合新的形势的规定。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要求,比过去历次党章都更加严格。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由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一级设顾问委员会作为新老干部交替的过渡性机构,以发挥从第一线退下来的富有经验的老同志对党的事业的参谋作用;规定各级纪委由同级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协助党的委员会整顿党风,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大会强调,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加强党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的工作,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针对党内实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大会严肃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确定从1983年下半年开始,对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进行一次全面整顿。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委员210人、候补委员138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委员172人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由委员132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大会选出的348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新当选的有211人,占总数的61%,年龄在60岁以下的有171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有122人,年龄最小的只有39岁。对一批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中央领导岗位和其他领导岗位,老一辈革命家们感到由衷喜悦。叶剑英用唐代诗人李商隐“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诗句,表达对新同志的厚望。
  9月12日至13日,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选举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中,除老一辈领导人外,增加了新成员。
  党的十二大是进入新时期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这次大会起,按照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1983年6月,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李先念为国家主席,彭真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决定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选举邓小平为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上一篇: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 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1983年:城乡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 改革逐步展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