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全国唯一 | 这里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图1)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全国唯一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留下了众多革命旧址。

202210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

为了读好并讲好延安革命旧址这本书,延安市在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创新思路,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一件件革命文物起来,引领更多人读好这本书

如今,一处处革命旧址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奔向延安,人们来这里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

镜头一

一座大礼堂的见证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北约3公里处,原本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19381120日,中共中央机关从城内凤凰山麓迁到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在这里居住。

全国唯一 | 这里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图2) 

“1941年的杨家岭只有一些土窑洞。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党的七大,这里需要建造一批集中办公的房子和举行会议的大礼堂。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建满介绍。

1942年,一座新的大礼堂建成了。礼堂是当时延安唯一没有使用木梁、木柱的大型建筑物。主要的建筑材料都来自周边的山上,节省了时间和人工成本。胡建满说。

现在,曾经的小山沟已经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一批批寻访者来到杨家岭,触摸历史痕迹,探寻红色故事,解读其中蕴含的精神密码

34日,参观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的游客络绎不绝。因为内部空间有限,游客在中央大礼堂门前有序地排起了队。

大礼堂内陈设如昨,两边墙上悬挂着六个“V”字形旗座,旗座上各插四面党旗。会场两侧墙壁飘扬着24面党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24年的奋斗历程。‘V’字形旗座是革命胜利的标志。大礼堂内,几名来自江苏的游客认真地听着讲解。

19454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

作为重要的革命旧址,杨家岭七大会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瞻仰。为讲好红色故事,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对七大会场的部分陈列作了调整,再现历史场景。

近年来,我们对中央大礼堂分别进行了主席台后侧山墙渗水治理、大礼堂内部顶面装饰维修和大礼堂室外地面维修。在维修过程中,我们严格坚持不改变革命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全面保护、整体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持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侯振龙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信仰的力量。

镜头二

一组题字石刻的再现

31日,虽然不是周末,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四块二尺见方的题字石刻上,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这是延安时期毛泽东为中央党校新建礼堂的题词,后中央党校将其作为校训。来自福建漳州的基层干部李涯,一边听着讲解员张艳的介绍,一边用手机拍照留念。

1938年,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实事求是这个概念。1943年,为了给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活跃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央党校修建了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可容纳千余人的大礼堂。竣工后,校方希望毛泽东能为大礼堂题词。

全国唯一 | 这里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图3)

毛泽东欣然接受了党校同志的请求,立即叫人拿来四张麻纸。瞬间,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跃然纸上。题词拿回来后,党校决定将其制成石刻。实事求是石刻镶嵌在礼堂正面墙的上方,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让礼堂熠熠生辉。

“1955年夏,延安师范(原中央党校旧址)将这四块石刻交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保存。石刻被定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张艳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大家继续参观。

作为延安革命纪念馆的金牌讲解员,近年来,张艳除了做好日常讲解工作外,还和其他讲解员组成了宣讲小分队,定期走进学校、企业、工厂、医院等场所,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还有一群小小讲解员活跃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第一线。每逢节假日,人们都能看到一个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精神抖擞地活跃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里,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宣讲红色故事。延安市新区第一小学学生王雅诗就是其中一位。

担任小小讲解员不仅让我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革命斗争精神,还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继续艰苦奋斗、勇于担当、努力学习。王雅诗说。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成开放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党在延安十三年革命活动为主线,充分发掘和利用馆藏文物优势,推出云端数字展览馆。现在,数字展览馆云上浏览量已超4800万次。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延安革命纪念馆这座红色基因库实现了馆藏文物由建馆之初的千余件到3.6万件的飞跃。今年,我们精心挑选了100件文物背后的故事,打造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为一体的党史普及书籍《革命文物   红色故事   延安·延安》,带领观众走近文物,感知历史,回望延安时期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峁梅芳说。

镜头三

一根指挥棒的回归

32日,在延安鲁艺文化中心馆藏室,刘妮戴上白色手套,从盒子中取出一只带有铜锈斑痕的指挥棒。

这根指挥棒是冼星海1935年从法国毕业时带回国内的。1939511日,冼星海用它指挥鲁艺合唱团唱响了震惊世界的《黄河大合唱》。刘妮告诉记者。

作为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和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用20年时间征集到5000多件革命文物。为了征集这根指挥棒,她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 

我现在把它捧在手里,都能感受到当年冼星海用它指挥合唱时的信仰力量。刘妮双手紧握着指挥棒激动地说。

时间回溯到1939年。这是中国抗战史上重要的一年,中华民族迫切需要向全世界发出中华不屈,中国不亡的怒吼,激起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的英勇斗志。

那年春天,担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接过重任,花了66夜的时间,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同年511日,在鲁艺周年纪念晚会上,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唱响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台下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黄河大合唱》是父亲最重要的心血之作。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说。

20224月,冼妮娜向延安文艺纪念馆捐赠了冼星海专用音乐指挥棒等珍贵文物。那根带有传奇色彩的指挥棒回到了延安,回到它阔别”80多年的地方。

革命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让《黄河大合唱》在新时代继续唱响,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刘妮介绍,延安鲁艺文化中心开展了冼星海《黄河大合唱》音乐指挥棒重回延安线上音乐会,累计有10万人次收看。

经过刘妮和团队的努力,8集微纪录片《延安记忆》、20集纪录片《人民的文艺》等作品先后问世。特别是《红色印迹·讲不完的延安》系列短视频,通过革命文物数字化展示利用,进一步推动了线上与线下展览的结合,大大增强了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受到群众广泛欢迎。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局长兰爱平说: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要求我们文物工作者要系统研究、阐释和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一件件文物起来,为延安建设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奠定基础。

 


上一篇:关于省社科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推荐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