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史人物 西北革命根据地人物

西北革命根据地人物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刘志丹(图1)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生于1903年。早年就读于永宁山高等小学。1922年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3年被选为校学生自治会主席,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共党员,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担任中共陕西省委交通,被派到国民军联军工作,任政治部组织科长。不久,又被派往第四路军马鸿逵部任政治处处长。1927年,做秘密联络工作。

1928年5月中旬,刘志丹随实际上由中共组织控制的国民党西北军新编第三旅许权中部,开赴华县参加渭华起义。渭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被派回陕北榆林,参加中共陕北特委领导工作。1929年3月,被选为中共陕西临时省委委员、候补常委,仍在陕北特委负责军事工作,并于4月担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一度主持特委工作。8月刘志丹辞去军委书记,回家乡保安从事兵运活动,担任了保安县民团团总,把一个本来反动的民团,改造成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武装力量,并在陕甘边界的"三不管"地区,发动党团员"占山头闹革命"。

1930年10月初,刘志丹与谢子长参加中共陕北特委第三次扩大会议,成立陕北总暴动行动委员会,谢子长、刘志丹分任正副总指挥。会后,刘志丹在永宁山组织革命武装,很快发展到200多人,后遭敌优势兵力攻击而被打散。1931年春,刘志丹任驻甘骑兵第四师苏雨生部团长,驻旬邑职田镇准备起义,因计划泄密被捕关押彬县。获救后,又打入驻平凉的甘军新十三师陈珪璋部,在宁县建立了第十一旅,任旅长。十一旅被敌打散后,刘志丹只身回南梁,聚集起了一支300余人的队伍——南梁游击队。

"九一八"事变后,南梁游击队与杨重远、阎红彦等领导的陕北游击支队在南梁一带会合,1932年1月成立西北反帝同盟军,刘志丹任副总指挥兼第二支队队长。2月,在甘肃正宁县三嘉塬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设立总指挥部,谢子长任总指挥。5月,中共陕西省委任命刘志丹为总指挥。在刘志丹的指挥下,游击队半个月挺进数百里,经过五个县,取得了九战八胜,歼敌1400人,缴枪1200余枝的重大胜利。12月,执行左倾路线的省委常委杜衡对陕甘游击队进行整编,指责刘、谢等执行了"右倾机会主义"、"土匪路线",撤销了其领导职务。陕甘游击队正式整编为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刘志丹改任团政治处处长、参谋长。在中共陕西省委和陕甘边特委领导下,刘志丹和团长王世泰等指挥红二团南征北战,开辟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1933年8月中旬,陕甘边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成立,刘志丹任为参谋长。1934年1月,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11月任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总结经验,提出建立陕北、陇东、关中三路游击区,以互相支援。这三路游击区以南梁为中心,红二十六军居中策应,得到很大的发展。从1934年2月起,陕、甘、宁三省的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边苏区和红二十六军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形势异常紧张。刘志丹指挥红二十六军主力在地方游击队配合下,采取避强打弱的战术,寻机歼敌,取得九战九捷的胜利。至11月,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红二十六军发展到五个团,开辟了十多个县的苏维埃区域,正式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及陕甘边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任军委主席。

1935年2月,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党与军队的领导,刘志丹任西北工委委员、西北军委主席(一说谢子长为军委主席)。此后,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刘志丹制定出集中主力在运动中各个击破敌人的方针,先后解放了六座县城,把陕甘边和陕北苏区联成一片,游击区扩大到30多个县,苏区人口逾百万,主力红军发展到5000多人,游击队发展到4000多人,在20多个县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西北红军在刘志丹等指挥下有力地配合红一方面军的北上,使这块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同年8月,国民党又发动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刘志丹首先打垮了阎锡山部两个旅,迫使阎军退回山西;接着又集中兵力进攻北线敌人。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延川县永坪镇,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合。9月17日,成立中共陕甘晋省委,并改组了西北军委,将三支红军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与军团长徐海东等一起指挥了劳山战役并取得重大胜利。此时,西北代表团和陕甘晋省委主要负责人执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并开展了所谓的反"右倾"斗争,直至发展到错误肃反。他们攻击刘"一贯右倾",甚至诬蔑刘志丹是"白军军官"、"反革命",下令逮捕。先后被捕的还有他的战友习仲勋、张秀山、刘景范等,西北苏区陷入严重危机。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得知陕北肃反造成的恶劣后果,当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释放了刘等被监禁人员。毛泽东、周恩来进驻瓦窑堡后接见了刘志丹。不久,刘志丹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二十八军军长、红军北路总指挥和瓦窑堡警备司令。

1935年华北事变后,刘和毛泽东、彭德怀等于12月8日联合署名发表了《告陕甘苏区工农劳苦群众书》,号召劳苦群众参加红军, "来保卫我们神圣的苏区"。

1936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黄河东征。刘志丹和宋任穷率红二十八军连战皆捷,使神(木)府(谷)红色区域和西北苏区得到巩固与发展,然后由神木巧渡黄河,进军山西,奔赴抗日前线。4月14日,刘在前线指挥部队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时,左胸中弹,不幸牺牲。同年6月,为纪念这位西北红军和西北苏区的主要创建人,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志丹县。1943年5月,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人民为刘志丹举行隆重的公葬典礼。毛泽东赞誉刘志丹: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朱德的题词是:"红军模范"。


上一篇:谢子长

下一篇:刘存元

友情链接